青少年儿童健康是目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是保障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日前,由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23”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为更好地了解掌握我区青少年儿童近视、龋齿、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近日,区疾控中心组织专业医疗团队走进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医疗团队由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组成,是一支集监测、干预、检测于一体的专业医疗队伍,将对我区5所中小学校、2所幼儿园中的1935名青少年儿童开展整群抽样监测工作。
在兴隆街小学,前期了解到,本次主要针对学生视力不良、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龋齿、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和影响生长发育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监测、给予健康指导,并将筛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校方和家长。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孟祥俊介绍,目前,我国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一方面在于儿童过早用眼,另一方面在于家长对于近视管理的不重视,从来没有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临床发现,有的孩子首次就诊,近视竟达500度,完全是家长的不重视所导致。专家提醒,不论孩子是否近视,都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建立屈光档案,一旦有近视倾向可以及时给予干预。
为了解学习环境对学生健康产生的影响,医疗团队还采用专业检测仪器对学校环境、教室噪音、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符合率、教室采光照明等项目进行测试,评估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数字依据。同时,医务人员还就日常通风消杀做出指导,要求校方高度关注学生的卫生习惯。
教师陈文说:“在学校时,我们会监督学生的坐姿,也会鼓励他们课间多进行远眺、室外运动等放松眼睛的活动,希望家长也能重视孩子的用眼习惯,监督他们定时做眼保健操,通过家校合力,让孩子更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教育文体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科普讲座,引导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青少年儿童健康,遵循“以防为主”原则,避免“亡羊补牢”,从根源上减少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