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兴岛


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2025年10月10日


基本情况。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渤海湾东南部、大连市西北端,原有陆域面积349.5平方公里,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交流岛、骆驼岛五个岛屿组成。现有常住人口约15.5万人,管辖2个街道。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蝉联“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排名第24位,石化产值排名全国第4位;获评东北首个、辽宁唯一“国家级无废园区”“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被纳入“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成为东北首批、辽宁首个“健康优先、绿色发展”标杆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史沿革。2005年6月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举全省之力开发长兴岛的重大决策,同年8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09年7月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列入国家七大石化基地。2019年1月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自然条件。区位优越,海上西距天津港170海里,南距旅顺口59海里;陆上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85公里。水深湾阔,环岛岸线总长190多公里,适宜发展临港工业岸线130多公里,离岸400米水深20米,离岸1000米水深30米,是渤海湾中最为优良的深水港口岸线。腹地广阔,长兴岛本岛陆域面积252.5平方公里,是长江以北第一大岛。

产业特色。建区以来共引进、开工产业项目300余个,形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造船和海洋工程等主导产业,2024年工业总产值实现2525.5亿元,占大连市的29.7%。当前,正锚定建设“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特色产业园区”的目标,着力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千亿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五百亿级氢基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强区。绿色石化产业,2024年产值突破2350亿元,占全市的64.5%,建成了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恒力新材料科创园、长兴岛精细化工创新园、鼎际得高端新材料一期等重大项目,总投资685亿元的中石油大连石化易地升级改造项目通过集团预可研评审,将带动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船舶海工产业,恒力集团在盘活原韩国STX大连造船工厂的基础上,建成了恒力重工产业园,一期“海洋工厂”全面运营,二期“未来工厂”陆续投产,三期恒力合作创新产业园、海工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造船基地。氢基能源产业,总投资550亿元的东北亚氢基能源生产、储运、贸易、加注全产业链项目已启动建设。港口吞吐量突破8700万吨,是大连市第二大港口集群。

预期目标。长兴岛正全力贯彻市委赋予的“二次创业、再次腾飞”使命要求,聚力推进高质量快速度发展,锚定建设“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特色产业园区”的目标,着力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千亿级船舶海工、五百亿级氢基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强区,力争到2027年末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到“十五五”末期突破5000亿元,勇当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的排头兵和增长极。

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4%,增速连续七年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7亿元,增长27.8%,增速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5亿元,完成序时进度的1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增速全市第一;省外实际到位资金388.47亿元,增长14%,总量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4401万美元,增长122%;进出口总额完成922.45亿元,总量全市第二。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全市前列,项目建设“赛马机制”连续保持先导区组第一名。